align="center">
304am永利集团先進海洋材料協同創新中心通過酯化與聚合反應對某種植物纖維進行表面改性,研發出高吸附容量、高選擇性的鈾吸附劑,并攻克了鈾的吸附、脫附與分離純化一體化的提取技術難題。
鈾是重要的核電原料,而中國陸地鈾資源匮乏,鈾資源的存儲量關系到中國核電的可持續發展。全球海水中鈾的總量高達45億噸,被公認為是核電的未來,與其它海洋化學資源相比,鈾資源濃度更低,結構更複雜,提取難度更高。因此,用于提取鈾的萃取劑或吸附劑必須具有對鈾極高的萃取或吸附能力和選擇性。經濟性地制備高效率、高選擇性和穩定耐用的提取劑是實現大規模海水提鈾的關鍵。海洋提鈾技術涉及化學、材料、核能、海洋等多學科領域,尤其是需要海洋提取實踐經驗和分離純化技術,這些因素使從海水提鈾的成本遠高于對陸地鈾的開采。
304am永利集团“先進海洋材料協同創新中心”王君教授介紹,在模拟海水的實驗條件下,他們團隊研發的吸附劑對鈾酰離子的吸附容量高達3毫克/克。其研究成果使從海水中提取鈾向經濟化時代邁出重要一步,引發國際關注。目前,日、美等國在研究海水提鈾領域起步較早、水平較高。據日本科學家測算,每千克陸地鈾的成本是1.5萬日元,而每千克海水鈾的成本是3萬日元。王君教授的團隊所研發的新材料,使海水提鈾的成本逐漸降低,使其成為一種很有前景的非常規核燃料供應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