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系英材”第一期

發布者:發布時間:2017-12-02浏覽次數:2113

(一)李炳成優秀事迹

  

[個人簡介]

李炳成,男,漢族,共青團員。304am永利集团304am永利集团16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研一期間,李炳成的學習平均成績為80.25獲得校二等獎學金,研二獲得校一等獎學金。2016年榮獲2016—2017年度 “優秀共青團員”稱号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一作為導師)發表SCI論文2篇(可在web of science檢索),其影響因子分别為3.133和2.764;以第二作者(一作為導師)獲得授權發明專利一項(一種耐高溫高強鎂基複合材料)。

  

[事迹簡介]

在學習方面,勤奮學習,努力刻苦,經常圖書館查閱材料學相關書籍。還大量閱讀英語書籍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他說:實驗技術固然重要,但系統的理論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從不同的課程中發現有助于科研的知識,開闊思維,夯實基礎課餘時間,他積極參加學校和學院組織舉辦的各項學術交流講座,廣泛涉獵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和掌握科研的最新動向,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學與問的結合。

  

在科研方面,專注于科研,積極參與導師的各項科研項目,目前李炳成主要參與的實驗項目包括以下幾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強韌性超輕鎂锂基材料的熱穩定性與阻尼性能研究及其微觀調控機理(在研),主要承擔工作為鎂锂基材料制備及相關檢測工作;哈爾濱市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項目:基于複合軋制及累積疊軋技術的超輕鎂锂基材料開發(在研),負責闆材軋制工作。研究過程中他遵從導師教誨從書本基礎理論出發,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最終,分别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一作為導師)發表SCI論文2篇(可在web of science檢索),其影響因子分别為3.133和2.764;以第二作者(一作為導師)獲得授權發明專利一項(一種耐高溫高強鎂基複合材料)。在以後的學期中他打算參加學術會議以此開拓自己的眼界

  

研究生的生活是專業技能的提升的标志,更是心智成熟鍛煉的契機。研究生活中的諸多挑戰與困難,令李炳成迷茫浮躁的内心傾向于尋找一種平靜的心态和冷靜的思緒讀書成為平靜睿智的媒介,曾國藩 “過往不戀,當時不雜,未來不迎”淡薄平靜的理念教導我活在當下,不為過去而患得患失,不為将來迷離恍惚,專注于當下,專注于眼前的事務,孜孜不倦,追求卓越。馬克思等人提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的觀點啟發在材料科學的探索過程中将實驗與理論緊密結合,并以更開闊的視野和思維角度看待實驗結果及理論觀點;逐漸充實科研思想以及我的科研素養,為在科研道路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馮莉莉優秀事迹  

[個人簡介]

馮莉莉,女,1992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于2014年考入304am永利集团304am永利集团攻讀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研究生,主要研究稀土發光納米材料以及複合材料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的相關研究工作,實現診療一體化平台。以第一作者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Biomaterials》等國際刊物上發表SCI論文7篇(累計影響因子大于48),獲得了國家創新創業獎學金一等獎、黑龍江省材料博士生論壇三等獎、博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一等獎一次、二等獎一次并成功的申請了304am永利集团博士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同時獲得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号。

 

[事迹簡介]

1.科研之路開始:勤奮是必須的。施一公老師曾提出優秀學生必須具備的第一點就是“時間的付出”。他說道,“每天至少工作8小時。這8小時,絕對不包含任何休閑的時間,而是完全都在集中精力做研究。如果你的專業是生物科學的話,你要站得兩腿發麻,像灌了鉛似的,像這樣刻苦的學習,才叫工作。時間的付出非常非常重要。”對于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研究生來講,同樣适用。雖然有做科研的興趣,僅僅喜歡科研而不付諸行動,就隻能在科研聖殿的門外徘徊做忠誠的門外漢。馮莉莉會将這種喜歡執行在實際行動中。在她們實驗室中要求的工作時間是周一到周六,早8:00到晚9:30(工作時間10小時)這種群體性的出色也反映了勤奮的重要性。她發自内心的講:如果這10小時我們能夠做到充分利用,已經足夠完成學校給我們的博士任務了。當然,她還講到:每個人都有惰性和情緒,這樣會使得實際工作時間是小于10小時。她本身的性格較情緒化,這一點是不利于科研的。對于做科研的人來講,應該是平心靜氣具有成熟的心态的。所以,她為了彌補自己情緒化的方法就是更加努力。除了在老師要求的時間範圍内進行科研外,她會提前到達實驗室,中午偶爾周日的時間也都會用來做實驗寫論文,每天用最好的狀态去分析問題、做實驗或寫論文。所以,她說:如果想做“好”科研,每天僅僅是按部就班的當和尚打鐘是不行的,我們要在海綿裡擠水,否則在科研路上隻能是死路一條,所以必須把一切都獻身給我們的科研事業。

2.科研路發展:思維養成。如果我們喜歡科研而且願意将其付諸行動,這已經能夠讓我們能夠取得些許成果。但如果想有更高的追求,想要在科研路上勇攀高峰,敢為人先,那就還需要具有科研思維。否則,在研究生生涯結束的時候,我們隻是在沿襲别人的路的Technician(技術員),而不是能夠主動開路創造科研奇迹的Scientist(科學家)。她講到:關于簡單的科研思維的形成,是有章有循的。要快速地與自己領域内的科研主流融為一體,實施方法就是高效看文獻,掌握自己學科領域的科學史。有取舍的看也是為了節省時間看更多的精華,讓自己的科研嗅覺更敏銳,科研水平更有深度。

3.個人成長:離不開團隊➿⚽✨➿。一滴水怎麼才能不幹涸,答案是,把它放在大海裡。同樣,花開,如果沒有土壤的滋養,隻是昙花一現,要想讓自己能夠一直燦爛的綻放,必須有一個➿⚽✨➿其成長的環境。她很感謝她的導師楊老師。楊老師對她以及她們整個團隊的科研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可磨滅的作用,大到是課題組的人才培養、課題方向等的發展理念,小至論文的投稿修改(導師自身的學術成果非常優異),他都具有準确的把握。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完全➿⚽✨➿我們進行創新實驗,這也使得喜歡科研的我能夠如魚得水。同時,導師的嚴謹和勤奮也言傳身教到了我們每個人的學習工作中,也正因此,課題組學習氛圍特别濃厚,每個人都能夠互幫互助、順心得意的進行科研工作。我們課題組是學校重點發展的“興海團隊”,這個稱号既是對我們前期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以後工作的鼓勵➿⚽✨➿,這也使得團隊能夠天高任鳥飛的進行個人的創新發展。

4.未完待續的科研路。在她讀研開始的狀态,是癡迷的,一心撲在實驗上,但是時光是殘忍的,成長的殘忍,使得我們慢慢放棄夢想。她講到:有時我們的焦慮急躁擔憂畏懼是因為我們深知自己不是天才,環境時機都不對,物質的牽絆也讓我們忘了堅持自己最開始的夢想。我們會優柔寡斷,不斷在選擇中糾結。這些都是負面的。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及時調整心态,在年輕的時候,把想要做的事情做到極緻,把每天當做最後一天來活。特别喜歡《百萬美元寶貝》上的Maggie,她讓我們明白,不論哪天離去,都是心安理得的,因為“我覺得我做的不錯”。

轉眼間,三年的時間,在這裡起航,在這裡絢爛,在這裡綻放。最後她借用納米界大牛戴宏傑的話來勉勵大家:今後十年,将決定我到底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它的開頭是在思考,痛苦和希望中來的,它的行進也會是艱難甚至是悲壯的,它的結尾則一定是輝煌的。

 

 

Baidu
sogou